武功县人民政府
手机版
|
简
繁
|
无障碍
|
智能机器人
|
长者模式
|
本站支持IPv6
登录
注册
/td>
退出
/td>
首页
新闻
公开
服务
互动
县情
简
繁
|
无障碍
|
长者模式
|
本站支持IPv6
首页
新闻
公开
服务
互动
县情
是否打开信息无障碍浏览
确定
取消
武功县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,为古有邰国,属雍州之境。秦孝公十二年(前350)建县,因境内有武功山、武功水而得名。王莽新朝天凤二年(15),改名为新光县。东汉初,废入眉县。永平八年(65),复置武功县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,置武功郡。北周建德三年(574),废郡复武功县。五代后晋时,置武功郡。后周时,改郡为县。金大定二十九年(1189), 改县名为武亭。元代复名武功县。1958年12月,武功、扶风、兴平三县合为兴平县。1961年9月,恢复武功县建制,县党政机关由武功镇迁至普集镇。
武功县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,为古有邰国,属雍州之境。秦孝公十二年(前350)建县,因境内有武功山、武功水而得名。王莽新朝天凤二年(15),改名为新光县。东汉初,废入眉县。永平八年(65),复置武功县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,置武功郡。北周建德三年(574),废郡复武功县。五代后晋时,置武功郡。后周时,改郡为县。金大定二十九年(1189), 改县名为武亭。元代复名武功县。1958年12月,武功、扶风、兴平三县合为兴平县。1961年9月,恢复武功县建制,县党政机关由武功镇迁至普集镇。
[查看详情】
图看武功
武功视线
历史沿革
城市建设
行政区划
自然资源
地情丛书
民俗民风
非物质文化遗产
历史人文
报本塔
报本寺塔坐落于武功镇北关,西辅香山,依山建寺,依寺建塔,风景秀丽,景色怡人,为陕西名塔之一...
望仙宫
武功县薛固乡下雷村北边,有一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名叫“望仙宫”,又称“烧台庵”。
姜嫄水乡
姜嫄水乡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武功镇新区以东。南邻漆水河湿地公园,与苏武纪念馆近在咫尺。项...
关帝庙
关帝庙位于武功镇南关,杨(凌)——临(平)二级旅游公路西北,面东朝阳,背附张载讲学处小华山...
雁塔晨钟
雁塔晨钟作为“长安八景”之一名闻天下,却少有人知道这口钟原本来自武功。此钟铸于1192年,悬挂...
城隍庙
武功城隍庙位于武功镇东街中段,坐北向南,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1656平方米。武功城隍神...
小华山
曾用名“葆贞庵”,宋代理学家张载讲学之“绿野亭”遗址即在此地。小华山地势崎岖,层峦耸翠,回...
郑尚坡遗址
郑家坡遗址位于武功镇东约500米漆水东岸塬上,塬下漆水自北向南流10公里汇入渭河,村北1公里处漠...
甘湟殿
五代时已有,称永宁寺,赵匡胤赐名“显灵宫”,民间则称“甘湟殿”。
报本塔
望仙宫
姜嫄水乡
喀山晚照
关帝庙
雁塔晨钟
城隍庙
小华山
小华山
郑尚坡遗址
甘湟殿
教稼台
旗花面
旗花面是一种面食。选用精粉制作,面条细而长,以大肉、鸡肉婉汤,蛋饼、黄花、葱白为佐料,酸味...
长宁香醋
武功长宁的封缸米醋,以其"陈、醇、酸、綿、柔、香”之特点蜚声西北五省,成为全国醋业的佼佼者。...
孔尹挂面
在长宁镇的孔尹村,有200多户人家从事手工挂面制作。他们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向精细化发展,加...
普集烧鸡
普集烧鸡为陕西省咸阳市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名菜。始产于武功县普集镇。普集烧鸡鸡形完整、匀称、...
旗花面
长宁香醋
孔尹挂面
普集烧鸡